在刚刚结束的2023年国际攀联(IFSC)攀岩世界杯法国霞慕尼站比赛中,中国攀岩队再创佳绩,22岁的小将张毅以惊人的表现夺得男子难度赛冠军,成为首位在该项目上夺冠的中国选手,这一突破不仅标志着中国攀岩运动的飞速发展,也为即将到来的巴黎奥运会注入了强劲的信心。
比赛回顾:巅峰对决,技惊四座
霞慕尼站是本赛季世界杯分站赛的第三站,吸引了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选手,男子难度赛决赛中,张毅与日本名将楢崎智亚、奥地利选手雅各布·舒伯特等强手同场竞技,赛道设计极具挑战性,岩壁倾角超过30度,关键点位间距大,对选手的力量、技巧和心理素质提出了极高要求。

张毅在预赛中表现稳健,以第五名晋级决赛,决赛中,他展现出超乎年龄的冷静与爆发力,在倒数第二位出场的情况下,他成功攻克了此前所有选手未能完成的“动态飞跃”难点,并以一次干净利落的“挂脚平衡”动作锁定胜局,他以45秒的完攀时间刷新赛道纪录,领先第二名楢崎智亚1.3秒,现场观众报以长达一分钟的掌声,国际攀联解说员称赞其表现“重新定义了亚洲选手的极限”。
成长之路:从山区少年到世界冠军
张毅的攀岩之路始于贵州黔西南的喀斯特山区,14岁时,他在当地一场业余比赛中被省队教练发掘,随后进入贵州省攀岩集训队,2018年,他入选国家青年队,并在次年世青赛上获得速度赛铜牌,2021年起,他转向难度赛专项训练,师从法国外教皮埃尔·勒克莱尔,系统学习欧洲先进的岩感培养方法。
“他的指力和核心稳定性是天生的,但真正让他脱颖而出的是学习能力。”勒克莱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“每次训练后,他都会用两小时复盘录像,甚至研究昆虫攀爬的动作来优化技术。”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让张毅在短短两年内将世界排名从第89位提升至前10。
中国攀岩:从跟跑到领跑
张毅的夺冠是中国攀岩厚积薄发的缩影,自2016年国际奥委会宣布攀岩成为奥运会项目以来,中国先后在重庆、贵阳等地建成12个国际标准训练基地,并引入“跨界选材”机制,从体操、武术等项目选拔苗子,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,潘愚非闯入男子全能赛决赛,实现了中国攀岩奥运奖牌“零的突破”yy易游体育官方网站。
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王勇峰指出:“我们正从‘速度赛单点突破’转向‘难度赛、抱石赛全面开花’。”据悉,目前中国队在速度赛领域已形成集团优势,宋懿龄、邓丽娟等女将多次打破世界纪录;而在难度赛方面,张毅的崛起填补了长期以来的短板。
科技赋能:训练方式的革命
本次夺冠背后,科技手段的运用功不可没,国家队与中科院合作开发的“三维力反馈模拟系统”能实时捕捉运动员的发力轨迹,通过AI算法提出优化建议,张毅的教练组还利用VR技术还原全球50条经典赛道,帮助选手提前适应不同岩壁角度与支点类型。
“以前我们靠经验判断动作是否合理,现在数据会直接告诉你‘右手发力早了0.2秒’yy易游体育官网。”张毅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展示了他的智能指力环——这款设备能监测训练负荷,避免过度疲劳导致的伤病。

展望巴黎yy易游体育平台:机遇与挑战并存
随着巴黎奥运会临近,攀岩赛制将迎来重大调整:速度赛与其他项目分开设项,这意味着运动员需在难度/抱石复合赛中争夺2枚金牌,国际攀联技术代表马克·辛克莱认为:“新赛制更考验综合能力,张毅这类技术全面的选手会占优。”
挑战依然存在,日本队仍在抱石赛领域占据统治地位,而斯洛文尼亚小将亚尼娅·甘布莱特近期在女子组的表现同样亮眼,张毅坦言:“夺冠只是开始,我需要把完攀成功率从现在的78%提高到85%以上。”
攀岩运动的大众化浪潮
专业赛事的突破也带动了民间参与热潮,据中国登山协会统计,2022年全国商业岩馆数量突破800家,年参与人次超1200万,在深圳、成都等城市,青少年攀岩培训课程报名需提前三个月预约,体育产业分析师李雯认为:“攀岩兼具健身性与娱乐性,在短视频平台的传播加速了其破圈效应。”
霞慕尼站的胜利,或许将成为中国攀岩迈向新高度的起点,正如张毅在社交媒体上写下的:“岩壁上的每一厘米,都是无数个训练日的累积,向上的路,没有终点。”
(完)